最近报道传出,特斯拉CEO马斯克与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会面,所商讨的自然是最关键的芯片供应问题。作为特斯拉的执掌者,马斯克这次却并非为了汽车芯片的供应,而是把目光聚焦在更广阔的领域。
会面中,特斯拉自主设计的Dojo芯片是核心议题,马斯克需要台积电确保足量供应。公开信息显示,Dojo芯片基于台积电先进工艺打造,今年投产的“晶上系统”版本设计为5X5阵列,共计25颗芯片互联,采用5纳米工艺,并且还使用了集成扇出(InFO)技术进行晶圆级互连(InFO-SoW)。
有了先进工艺和先进封装的加持,Dojo芯片可兼具高性能连接和低延迟特性,让整个阵列如一枚单芯片那样工作。消息指出,特斯拉将会用新版Dojo芯片完成愈加繁杂的神经网络训练,并将芯片用在自动驾驶和Optimus机器人之上。但后来又有业界人士澄清,Dojo芯片不会用于机器人,主要用途是支持特斯拉日益庞大的神经网络工程。
但不论如何,Dojo芯片的训练成果,必然会被机器人和汽车等产品所采用,马斯克如此关心供应,正是因为这枚芯片押上了未来竞争的成败。另一方面,对台积电来说,这首先意味着又多了一家大客户,影响力又扩展一个领域。魏哲家表示,“最有钱”的企业家告诉他,多功能机器人是其努力方向,而非汽车。甚至言明只要钱足够,产能也必然足够。
以应用端的视角来看,继云端大模型之后,有理由期待多功能机器人将会从更深层面带来生产生活的变革,并带动大批芯片需求。而从产业链视角来看,AI应用的不断拓展,使得各大巨头企业都有更强动力,去实现芯片的自主供应,设计制造专属自家应用的ASIC,是不约而同的方案。
不论是从成本、方案适配度还是供应链安全等角度出发,对英伟达GPU的过度依赖必须摆脱。这一趋势的发展,也造成当前GPU与ASIC两大阵营的对垒日渐明朗。从最近博通与英伟达两大巨头的股价一升一降也可看出,风口正在转向AISC,英伟达正面临挑战。
作为英伟达GPU的制造方,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的订单是否会受到影响?答案是英伟达为巩固现有地位,只会加大研发与投片,而其他巨头的ASIC能够实现对标英伟达的性能,同样需要台积电先进工艺和封装方案。可以看出,AI产业内部的风口转移,会给台积电的发展增添助力。今年和明年,台积电都将保有充足的增长动力,不断刷新业绩高点。
从GPU到ASIC,造芯片离不开台积电
根据半导体行业协会(SIA)的统计数据,今年前三季度半导体行业销售额都维持两位数的同比增长,且美洲地区的增长幅度持续领先。这一增长由英伟达、AMD等AI芯片巨头直接带动,而这些企业的芯片生产,基本全都交由台积电。而台积电也同样是AI时代的最大赢家之一。
有先进制程的先发优势,台积电可迅速切入各家巨头的AI芯片制造,且这些客户基本上没有别的选择。从财报来看,台积电今年前三季度营收与净利润连续增长,毛利率在第三季度进一步提升,先进制程占比直至7成。这些数据充分展现台积电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统治力。
除了营收和利润规模的大踏步增长,观察到台积电3纳米不断放量贡献营收也格外重要,因为这标志着台积电的商业模式仍保持有力运转。苹果、英伟达、AMD及高通乃至博通和Marvell等大客户,采用台积电的先进工艺制造芯片、创造营收,又反过来用真金白银支持台积电持续进行工艺更新。
在这一循环中,台积电是纯粹的制造者和问题解决者,自身从没有也不会去推出自己的产品,客户不用去担心潜在的竞争问题,因此就有了牢固的信任链条。对于ASIC阵营的众多客户来说,摆脱芯片的对外依赖就是最要解决的问题,这里面具体表现为摆脱对英伟达的过度依赖。台积电凭借其商业模式,不会让这些客户产生新的顾虑,必然成为投片首选。
随着客户需求的不断提升,台积电的主攻领域已经不局限在晶圆工艺。通过大笔投资先进封装,台积电的制造体系又多了一重护城河。多元化的布局,台积电将其称作“晶圆代工2.0”。众多客户选择了台积电,也就是选择了其一整套方案。这方面,特斯拉Dojo的产品落地,也不例外要通过台积电的全套技术来实现。
拥有最广泛同时也是最强大的客户资源,台积电总能第一时间感知到需求变化和风口转向。特斯拉自主“造芯”所反映的,是AI行业从通用GPU占主导,发展到各家定制ASIC扩大应用比例这一趋势。
处于竞争中的两方,现在都要在同一家晶圆代工厂投片,这无疑将给台积电的发展增添巨大助力。有了客户的预付定金,台积电的2纳米工艺投产与CoWoS封装和SoIC封装产能扩增,都将按照客户的需求步步稳进。台积电与客户之间,也将继续保持合作互利的良性循环。而这一循环,从手机时代到车芯兴起,再到现在的AI爆发,都在不间断地运行着。
风口转换是机会,如何布局?
从芯片行业动态来看,AI产业将迎来风口转换,ASIC与GPU之间的关系,将从互补更多地向竞争关系体现。这两大阵营的方案实现,都要依靠台积电的制造能力。可以说,台积电是最核心的问题解决者。
能够解决问题,让方案更好地落地,方能实现与客户间的良性循环,在各个领域都是同理。风口转向会带来短期内的挑战,也会带来更长远的需求。对于新需求的展开,企业如何构建个性化竞争力,以把握住需求,是要认真思考的事情。
发表新评论
您还未登录!登录后可以发表回复
文章评论 0人参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