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光型发光二极管之背光设计
2007年4月26日前言:
白光型发光二极管(White Light-Emitting Diode;WLED,也经常写成:White LED)的出现,使LED摆脱过去只能用在指示灯号、霓虹灯饰等场合,开始往电子照明领域迈进,包括汽车的方向辅助灯、初阶数字相机的闪光灯等都已能用WLED代替,更有甚者,已有业者将WLED的裸晶面积加大制造,从2×2mm扩增至5×5mm,增强其发光,使WLED也能用在汽车的主照灯上,只待审议核可便可上市。
除此之外,WLED还有一项热门的应用,即是充当LCD的背光源,以取代过往的冷阴极灯管(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;CCFL)。不过,现阶段将WLED用于背光有其益也有其害,如何取益避害,将是电子工程设计者所关切的,本文以下就来说明几种WLED背光设计的情境,并藉此了解个中应有的注意及要领。
手机、数码相机(1.2amp;#8764;2.5)
NS针对手持装置所提出的LP3954芯片,该芯片具有WLED背光驱控、WLED闪光灯驱控等能力,此外也具有RGB LED控制、ADC模拟数字转换等功能。
一般而言,手机、数字相机(预览窗)等装置所配属的LCD显示器皆属小尺寸,如2.2、2.5等,而有的掀盖式手机还配有副显示屏,副显示屏较主幕来得小,约多在1.2左右,以上这些小吋数的LCD若用WLED作为其背光源,只要简单地将3amp;#8764;6颗WLED(使用颗数端视画面大小而定)加以串并联即可实现。
WLED除了做手机、数字相机的LCD背光外也能有其它的用处,例如今日的手机在按钮时也会发光,以方便使用者在暗处拨号(按键背光),或者来电时天线部位会发光提示,这些也都可用WLED,另外初阶数字相机或带有照相功能的手机,也开始用WLED充当闪光灯(约1amp;#8764;4颗),如此在单一装置内使用更多颗的WLED,组件用量增加且一致化,在设计及制造的供应调度上都有益处。
虽然小吋数LCD的背光只要简单串并、排列3amp;#8764;6颗WLED即可,但进一步有两个疑问:1.若同一装置内有WLED型闪光灯,闪光灯需要比背光更高的驱动电流,甚至需要有预闪功能(防红眼)。2.背光的亮度并非一成不变,有时会有节能模式的体贴设计,在省电模态下自动将背光亮度降低,或者允许使用者自行调整亮度。
所以WLED背光的驱动电路不能只是简单的On/Off设计,还必须有调节驱动电流(进而改变WLED亮度)的能力,且照相手机愈来愈多,数字相机使用WLED型闪光灯的机会也愈来愈高,因此对设计者而言必须设计2组WLED驱动电路,1组供WLED背光,1组供WLED闪光,同时2组都要有调整亮度的能力。
由于这类型的设计需求愈来愈多,因此许多模拟IC、电源管理IC的业者纷纷提出解决方案,即WLED驱动IC(英文称为:White LED Driver),驱动IC可同时掌控WLED背光与WLED闪光,包括On/Off的亮灭控制、多段式亮度控制等,其中亮度控制只要改变流经WLED的电流量即可,流量大则亮度高,流量小则亮度低,改变方式可采电压调整法或脉宽调变(Pulse Wide Modulation;PWM)法。
所谓电压调整法,在于改变WLED的驱动电压,电压高则流经WLED的电流量也会增加,进而增亮,反之亦然,然电压调整法对电流量的操控不够细腻,些微的电压改变就会使电流量大幅变动,除非使用极细腻的电压调整电路,但因此也会使成本与电路复杂度(体积)大增。
相对的PWM法是改变WLED明灭的工作周期(Duty Cycle),以WLED的导通(点亮驱动)周期百分比、频率来控制亮度,不仅可以细腻调整且成本、复杂度都较低,今日WLED驱动IC普遍采行此法来调整亮度。
至于有哪些业者提供WLED驱动IC?答案是:现有模拟IC、电源管理IC业者几乎都有提供,如Linear、MAXIM、Micrel、NEC、NS、以及TI等。国内业者也有ARQUES(雅捷科技)、AIC(沛亨半导体)、AME(安茂微电子)、以及Richtek(立锜科技)等。
另外也回到更前头的疑问:用WLED取代CCFL有何优点?有何缺点?
关于此先说明优点,WLED只要正向电压即可驱动,且可以直接用锂电池的3.6V来驱动,相对的CCFL需要交流电压才能驱动,且要较高的驱动电压(多在正负10V以上),所以电源不仅要反相还要升压,供电设计的复杂性高过WLED。
至于缺点,目前WLED的用电效率仍不如CCFL,因此手持装置在相同的电池电容量下,WLED作法将较CCFL耗电,使装置待机时间缩短,不过今日手持装置的应用愈来愈多,其它环节的用电也在成长(如手机照相闪光灯、手机数字电视、手机3D电玩、手机MP3随身听等),背光部份的成长有时反成为次要问题。
当然!WLED还有其它优点,例如没有使用有害物质,容易通过欧盟订立的RoHS法规,相对的CCFL是运用汞气体(水银蒸气)发光,铅、汞等有害物将逐步受各国市场限制。另外WLED对冲撞较具抗受性,反之以光管方式发光的CCFL一旦受冲撞破裂,就无法再行发光。也因此今日有许多矿工的配属头灯已改用WLED,此在严苛、多撞击的工作环境、场合中格外受用。
附注:欧盟于2003年2月13日发布WEEE(Waste Electronics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)与RoHS(Restriction of Hazardous Substances Directive)两项规定,其中RoHS规定:自2006年7月1日起销往欧洲的商品不得用有害物质,包括铅、汞、六价铬、PBB(多溴联苯)、及PBDE(多溴二苯醚)等,这也是今日芯片封装积极去铅化(Lead-Free)的原因之一。
PDA、PMP(3.5amp;#8764;7)
比手机、数字相机更大显示尺寸的手持装置有个人数字助理(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;PDA)、可携式媒体播放器(Portable Media Player;PMP)等,当然也包括电子字典、股票机、掌上型游乐器,这些约在3.5、3.7左右,最高也有到7的规格。
由于尺寸更大,碍于光均度的问题,不适合再以WLED的直接配置来形成背光,这时需改用背光模块(Back Light Module),模块已将WLED光源运用折射、导光板及其它相关工艺技术来处理光均度问题,而PDA、PMP的产品设计者则多采直接向模块业者购买WLED背光模块,事实上PDA、PMP设计者过去也是向模块业者购买CCFL背光模块,而非CCFL光管组件,直接引用半成品以加速设计。
不过,依然有些设计业者倾向不用现成的WLED背光模块,而使用更多颗的WLED(如6amp;#8764;9颗)来形成背光,并以实体配置排列及稳压稳流等控制来维持光均(电压需要稳定,否则也无法掌控电流量,进而让亮度不均)。另外从学理看,WLED属点光源,而CCFL属线光源(光管),在光均克服上确实WLED难于CCFL,只是这个技术难题是交由模块业者解决?还是由PDA/PMP设计者亲自解决?就依设计者的把握度、时间、成本等因素而定。
至于国内外有哪些WLED背光模块业者?目前多是从原有CCFL背光模块业者所尝试延伸,毕竟都是为了提供LCD用的背光。而仔细一览,会发现国外的LCD背光模块业者几乎都属日系,如Stanley电气、Denyo、茶谷产业、富士通化成、多摩电气等。
至于国内方面,也有瑞仪光电(技术来自茶谷,大同子公司)、福华电子(技术来自茶谷)、华新丽华(技术来自Denyo)、华荣电缆(技术来自富士通化成)、兴隆发电子(技术来自桐生)、中强光电、辅祥实业、科桥电子、定莹光电、优技计算机、云光科技、精工美术、奈普光电(铼德投资)、和立联合、康竣光电、元津科技等业者投入LCD背光(包括STN与TFT),多数以CCFL背光为主,部份也延伸、跨涉至WLED背光。
NS的WLED驱动IC:LM27953、LM2796、及LM27961,其特点在使用极小的微SMD封装,且只有18个脚位,在封装体积的精巧度上堪称业界第一,从图中可知其适合于手机、PDA、MP3随身听、数字相机等应用。
LCD Monitor、LCD TV(8.4以上)
到了LCD Monitor(含Desktop PC与Laptop PC)与LCD TV这个层级,吋数已经突破7,至少也有8.4、12.1,甚至多数都在15、17以上,到此层次WLED也有与PDA/PMP层次相同的光均度问题,且比中小吋数时更为严重,同时又衍生出散热问题及价格问题需要解决。
先说明散热问题,就大尺寸LCD的背光来说,由于要在低扁的空间中密布大量的WLED,WLED的发热将不易消散,这是CCFL之类的冷光源所没有的问题,且必须光均与散热两项都顾及,不能因散热可行但光度不均。此外,目前已有业者(如Sony)克服了WLED背光的散热问题,进而推出实际量产的LCD TV商品,但先行克服的业者也将散热技术申请专利,使其它业者难以仿效跟进,也让WLED背光用于大吋数产品的进度受阻。
其次是价格,目前WLED的单价成本仍因荧光粉专利技术而偏高,根据推估,在相同的大吋数背光需求下,使用WLED的成本将是CCFL的5倍,也因此现阶段Sony、Samsung等业者虽然有推出实际量产的WLED背光型LCD TV,但都诉求在高价位、高级品。所以价格也是WLED背光难普及于高吋数应用的一大原因,虽然在中小吋数的应用也有相同的价差问题,但却不如大吋数般地明显。
Sony高阶系列QUALIA 005大吋数平面电视:KDX-46Q005(46)与KDX-40Q005(40),即是使用WLED做为背光源。
同样的引申,WLED的用电效率不如CCFL,在小面积时也不是大问题,但背光面积加大后便让问题凸显,若应用的产品为Desktop PC Monitor或TV仍是可行,毕竟壁上的交流插座能充沛供电,但Laptop PC的电量有限,用电问题也就必须更加面对、克制。
此外我们也一直将一个问题暂略,如今在大吋数也就必须谈论,此即是WLED的混色及良率,Sony是对WLED进行高度严选才能成就WLED背光型LCD TV,此也必须提列到制程成本中,混色亦是WLED更本体性的问题考虑。
比较庆幸的是,WLED的亮度技术、发光效率等仍持续有幅度性成长、突破,如此相同面积内所用的WLED数目将逐渐减少,使散热问题不致更加严重。
MAXIM的WLED驱动IC:MAX1707,其WLED驱动电流最高可至610mA,且可同时以并联方式驱动3组LED应用,包括Main(主LCD显示屏的背光)、Sub or RGB(副显示屏的背光或其它颜色的LED灯号)、Flash(闪光灯)。
结论
最后,我们可以归纳整理,WLED背光已相当适合用在中小吋数的LCD应用中,但对高吋数应用而言仍有许多挑战。
虽然有许多挑战,但业者仍会加紧积极克服,原因无他,RoHS法规是一大压力,除欧洲外其它国家也有类似的规范提案,或者是已经定案,如日本的「The Promotion of procurement of Eco-friendly Goods and Services」或中国大陆的「电子信息产品生产污染防治管理办法」,只是宽严性与实施脚步的差异。这些都迫使电子设计须尽速舍CCFL(气态照明)就WLED(固态照明)。
不过,WLED也并非是唯一的可行方案,业者也积极发展无汞型CCFL,或者是以「有机EL,亦称OLED」技术所实现的平面光源(面型发光,光均度胜过点型WLED与线型CCFL),无汞型CCFL若在价格、设计上与过往的传统CCFL高度兼容,或者OLED背光提前成熟等,都将挤压现有使用WLED背光的价值。
CCFL虽然需要较高的驱动电压与交流电压才能运作,但也较无WLED背光在大尺寸运用时的光均问题与散热问题,且价格较低,图为鼎杰电子的CCFL。
来源:与非网
发表新评论
您还未登录!登录后可以发表回复
文章评论 0人参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