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控制器(MCU)的传统应用场景包括家电、工业控制等,这些领域一般只对性能有最基础的要求,更为强调的是稳定、功耗与成本。但随着时代发展,当今的车用、人工智能、穿戴设备等应用,对MCU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,因此MCU也有了制程提升的动力。
目前MCU制造的主流节点仍是40纳米以上的成熟工艺,但新应用已经促进MCU采用28nm等更先进的节点。下面具体看几种主流节点的应用情况:
40nm及以上: 各大厂商MCU制造的主要制程节点。在传统应用中,MCU不着重于性能,成熟节点足够应用。此外,因eFlash(嵌入式存储)的经济节点也局限在40nm及以上的成熟工艺,这一点也限制了MCU的制程提升。
作为产品线最丰富的厂商之一,ST的STM32F1/F4等基础型产品基于65nm或更高制程,包括90nm等。STM32H5/H7等高性能产品,则是采用40nm工艺。瑞萨采用40nm工艺的产品有RA6M4系列、RX66T等。
28nm: 汽车、物联网、工业自动化等应用催生性能更强、功耗更低的MCU,且MRAM、RRAM和PCM等新型嵌入式存储得到应用,突破了传统eFlash造成的工艺限制。产业链层面,近年来Foundry扩产多侧重于28nm产能,新产品也朝向这一制程发展。
这一节点的代表产品有恩智浦的i.MX RT1170系列、MCX N系列及S32K系列等。ST的Stellar P6系列车规MCU也基于28nm工艺。瑞萨则有RH850/E2x系列、RH850/U2B系列、RH850/U2A系列等基于28nm。
18nm和16nm: 先进工艺成本固然很高,但在CPU、SoC等高性能芯片向个位数制程迈进的同时,MCU也顺势提升。且随着AI应用的发展,MCU承担起端侧设备数据处理的任务,包括图像数据等,从而需要更高性能。此外,汽车智能化也产生远超以往的数据流,需要更强的MCU进行处理。当然,更强大的嵌入式存储微缩技术,也给MCU的制程进化创造可能。
这一节点的代表性产品有NXP采用台积电16nm FinFet工艺打造的S32Z和S32E系列产品,瑞萨的RL78/F、RL78/G23系列。
ST则引入18nm FD-SOI技术,打造下一代产品,这一新的产品线将在2025年排产。与ST目前的40nm eNVM技术相比,18nm FD-SOI与ePCM的集成大幅提高了性能功耗比、NVM密度、数字电路密度,并改善了无线MCU的射频性能。
工艺升级带来的生产变化
就应用规模而言,目前仍是40/65/90nm等成熟节点的MCU占据主流,其性能足够一般家电、工控等场景使用。这些成熟制程节点经过长期开发,拥有完善的设计工具、工艺资源和产品生态,MCU团队基于这些节点开发新品,能够大幅压缩项目时间。
随着汽车智能化、边缘AI应用快速发展,性能更高且能耗更低的MCU成为刚性需求,瑞萨、NXP与ST目前都致力于高性能MCU的开发和推广,这使得28nm与18nm和16nm工艺的产品快速增多。
当然,众所周知建设晶圆产线的耗资颇大,且越是先进的产线耗资越大。MCU原厂自有产线通常只到40nm,需要更先进的产能就要寻求晶圆代工。台积电、联电、中芯国际等在内的一众晶圆代工厂,都是MCU原厂的合作对象。ST的FD-SOI工艺,则是与三星合作开发。
本土市场与国产化新趋势
近年来,宏观局势变化剧烈,元器件本地化生产成为重要议题,这也同样适用于MCU。最近,ST与华虹半导体达成合作,将40nm产品交由后者代工生产,即是这一趋势的体现。
元器件本地化生产,一是为了符合所在地的供应链安全诉求,二是降低成本。在中国市场,本土厂商的崛起让ST面对巨大压力,为了不错过中国市场在电动汽车等方面的机遇,ST选择本地化生产,促进成本降低,并实现更快的市场投放速度。
由此也可见,MCU市场随着技术进步与产品投放节奏的大大加快,竞争也会加剧。尽管价格会越“卷”越低,但并不是没有机会。在边缘计算、智能汽车、物联网等新兴领域,MCU市场仍存在大量机遇,待原厂、分销企业和终端企业共同开拓。
发表新评论
您还未登录!登录后可以发表回复
文章评论 0人参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