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锡市民包黛林退休前是做镇流器 的,加上喜欢看书,与台灯 可说是结下了不解之缘。这不,他退休之后还迷上了自制“艺术台灯”,以有机玻璃作为灯体的主要材料,通过锯、磨、刻、粘等工序,几年下来完成了9盏有机玻璃台灯,其中拿去申报国家外观设计专利的6台还获得了授权。这位家住黄巷街道刘潭二村的老先生在接受采访时称,自制台灯出于对“艺术”的追求,是晚年的老有所乐。
艺术台灯全是纯手工制作
笔者慕名来到老人家里时,他已经将自制的6盏台灯摆在了家里的桌子上,金鱼戏水灯、欢天喜地灯、水晶夜光莲花灯 、多彩莲花灯、百花争艳灯、双层花瓶塔灯……光是这一连串的名字,就散发出了浓郁的艺术气息了。包老告诉笔者,这些台灯的主体包括灯座、灯柱以及内部的雕刻花样在内,都是有机玻璃制成。以双层塔灯为例,其灯座造型就是先用锯子锯,然后再用砂纸打磨,最后将打磨好的两层进行粘合而成。
而灯柱内的“宝塔”则是先用有机玻璃刻好放到里面,外面再用打磨好的外层覆盖粘贴上,灯座的两层“塔形”结构也是层层叠加上去的,“除了最上面日光灯基座之外,所有的部分都是通过手工制作完成的,可谓属于‘纯手工’作品了!”说起这些,神采飞扬的老先生显得格外的“自得”。
据了解,这样“纯手工”艺术台灯,老包在退休后近10年时间里完成了9个。他说,用有机玻璃做台灯,国内估计是没有的,而且因为有机玻璃不能热加工,所以不能规模化地像工厂那样生产,而只能手工来制作。
在制作过程中,锯、磨、刻、粘等是基本工序,而最难的就是“磨”了,“形状锯出来后,要打磨光滑,既是为了好看,也是便于粘合,达到无缝的效果,使得灯座、灯柱等浑然一体!”而为了做到这个,老人不得不跪在地上,最长时要一两个小时,累得是直不起腰,“别看作出来的好像那么简单,其实打磨是需要很大的力气的,我不得不跪在地上打,很多时候手要磨出血的!”
老人觉得做台灯是“享受”
2000年,从工程师岗位上退休的包老开始了老年生活。喜欢看书,喜欢追求艺术,又与台灯打了几十年交道的他,一直想着能做些“艺术台灯”。他的想法很简单,台灯与人们的工作、学习、生活息息相关,而有机玻璃制作的台灯则集实用性和艺术性于一身,不但灯光亮,而且很有艺术效果,“我一直就想做,而且之前也尝试做过,觉得是一种艺术的体现,我本人比较喜欢艺术,从小喜欢雕刻、美术等。”
但是,老人的想法遭到了家人反对,大家觉得带孙女要比折腾这个“艺术台灯”要“务正业”的多。就这样,在最初的两三年内,老人只能强忍住,直到孙女上了学,自己可以脱身了。很快,包老就买了很多的有机玻璃和电影胶片,开始在刘潭新村的老房子捣鼓起来了,周围的住户从此开始听到了诸如锯、磨等声音,颇感奇怪,“邻居们偶尔有事过来,看到我在弄有机玻璃,也不知道我在弄什么东西,很好奇!”就这么几年下来,加上对原先的实验品进行重新改进,老包的“艺术台灯”一盏盏地问世了,金鱼戏水灯、水晶夜光莲花灯、百花争艳灯等,则是他给这些心爱的杰作起的名字。而最初退休时,曾有个河南的企业,以高薪邀请包老前去技术指导,但是被他拒绝。
在老人看来,晚年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,这项自制“艺术台灯”的活,他觉得是钳工、电工、工艺美术、雕刻等综合一体的艺术,制作的过程是种艺术享受的过程。而老人对于自己的“成果”更是爱惜备至,200元成本的台灯,曾有人想以2000元的价格购买,被其一口拒绝,“正如我小时候就喜欢美术,喜欢艺术一样,这样的过程是一种享受,是晚年的老有所乐,是无价的。”
带着这种“无价”的艺术追求,老人说,未来不排除继续完善“艺术台灯”,自己追求艺术,追求完美的脚步也不会停歇。
发表新评论
您还未登录!登录后可以发表回复
文章评论 0人参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