照明技术的变迁
2007年7月16日人类在大约50万年前就以燃烧树木产生的火焰及光作为光源使用,这就是最早的光源。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,之后烧植物油及矿物油来产生光。1876年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(Incandescent Lamp),它以碳棒作为灯丝,是照明技术的巨大改进,1938年发明的日光灯(或称为荧光灯,Fluorescent Lamp)可以减少热的损失,节省能源的消耗,这又是一大进步,后来紧凑型日光灯(Compact Florescent Lamp)的开发使其应用更为普遍,同时高压气体放电(HID:High Intensity Discharge)灯如水银灯(Mercury Lamp)、金属卤素灯(Metal Halide Lamp)及钠灯(Sodium Lamp)等的发明可在室外实现照明,满足了各方面的需要。目前约有21%的电源用于照明,如果能在固体照明领域节省一半的能源,则会对人类的节约能源作出巨大的贡献。
采用半导体材料(Semiconducting Meterial)做成红光、黄光及绿光发光二极管(LED:Light Emitting Diode)已在约十年前研制成功,这些LED大都用AlInGaP材料做成,但直到数年前,用AlGaInN材料成功制成蓝光LED,这才使白光LED的梦终成现实。用半导体材料制作白光LED被称为固体照明(Solid State Lighting),下面将介绍以前的光源的性能。
1、 白炽灯
白炽灯是用黑体(BB:Black Body)发热,主要以钨(Tungsten)丝作灯丝(Filament),因为钨有高熔点(3683K)及低蒸发率。只是白炽灯的大部分的光是红外线(Infrared),钨丝放热比黑体稍微蓝移(Blue Shift)即向短波长方向移,如图1所示,所以发光效率(Luminous Efficiency)比较高,而蓝移也不影响演色性(CRI:Color Rending Index)。一般钨丝都卷成螺旋形放在球形玻璃壳中,并充入不起反应的惰性气体,例如氩气(Ar)及少数氮气(Nitrogen),而40W以下的白炽灯则多数是抽真空。因为白炽灯的大部分辐射光是红外线,所以120V白炽灯的照明效率在2400K时约为81m/W,一般100W白炽灯只有7%的电功率转变为可见光。白炽灯寿命衰减的主要原因是钨丝蒸发,白炽灯的一般寿命约750~1000h,但是因为白炽灯价廉,所以被大量应用在住宅。
2、 钨丝卤素灯
为减少钨丝蒸发率以增加其寿命及工作温度,在灯泡中添加卤素气体做成的钨丝卤素灯(Tungsten Halogen Lamp)也颇为流行。钨丝卤素灯的原理是在化学反应时,钨产生卤化物从高温灯丝扩散到冷玻璃壳壁上,由于这是一个可逆反应,所以同时钨的卤化物分解成钨而反方向扩散在钨丝上,结果钨丝的分量没有改变,因此温度可以高达3450K。一般钨丝卤素灯均在高温工作,灯泡也较小,用的是比较硬的玻璃壳,其寿命比钨丝白炽灯要高两倍。
以上介绍的两种灯均是热辐射发光,下面将介绍气体放电发光。
3、 日光灯
当高压电通过气体时,气体会分离而离子化,产生由电子、离子及中性粒子等组成的等离子(Plasma)气体,限制电流使其不致产生雪崩(Avalanche)而逐渐稳定。一般日光灯用低压放电可以产生11000~13000K的高温,目前日光灯可用的材料有汞即水银和钠,但是钠灯光是黄色多用在街道上,而汞灯则释放紫外线(UV:Ultraviolet)故多用于一般日光灯,灯管涂上荧光粉(Phosphor)以产生白光。
日光灯的荧光粉可以由UV激发产生白光,卤化磷酸盐(Halophosphate)Ca5(PO4)3(CL3F):(Sb3+,Mn2+)是最早使用的荧光粉,其中锑(Sb)的作用是增感(Sensitizer)及发光中心(Activator),锑受UV激发产生近480nm宽带,而锰(Mn)则产生580nm宽带,其光谱如图2(a)所示,改变Sb及Mn的掺杂量可以得到不同的色温(Color Temperature)2700~6500K,但是因为缺少红光,所以其演色性值Ra只有50~76左右。如果要得到高的演色性,可以使用混合物,例如Sr5(PO4)3(CL,F)(Sb3+,Mn2+)及Sr3(PO4)Sn2+,但是其发光效率较差。在1970年,三色荧光粉研发成功,得到如图2(b)所示的光谱,其中有600nm、550nm及450nm波长的波峰。三色荧光粉中的红色多用Y2O3:Eu2+;绿色用CeMgAL11O12:Tb3+,LaPO4:Ce3+,Tb3+及CeMgB5O10:Ce3+;Tb3+;蓝色则用BaMg2AL16O37:Eu2+及Sr5-x-yBaxCay(PO4)3CL:Eu2+。用稀土族Eu、Tb等材料可以得到高量子效率,但稀土族元素较昂贵。用三色荧光粉Ra值可达80~85。若要得到Ragt;90,则需要具有如图2(c)所示宽带光谱的五种荧光粉,包括卤化磷酸盐、三色荧光粉以及宽带红色(620nm)Mn2+活性化的五硼(Pentaborate)酸盐等材料。
目前日光灯正朝着小管径紧凑型发展,这种灯被称为紧凑型荧光灯(CFL:Compact Fluorescent Lamp),小直径(10~16mm)管可以直接用在灯座上,转换效率可达28%,比100W白炽灯要高四倍。这种灯因为省电、寿命长,并可与普通灯互换,已逐渐被普遍采用。
日光灯比白炽灯效率高、寿命长并且可选择光色,是室内照明光源中发展最快的光源,目前发光效率可达100lm/W,寿命可达24000h,Ra值大于83。日光灯的最大缺点是光输出与温度有关,在室温下具有最高输出功率,增加或减少温度均会使光输出功率减少,其他缺点是演色性不够高、受无线电波长影响较大以及有噪声,同时因为含汞对环境有影响,但是已在公共场所被大量使用。
4、 低压钠灯
低压钠灯(Low Pressure Sodium Lamp)用钠代替汞可得到含有589nm及589.6nm(D线)的黄光,但钠熔点比汞高,也比汞活泼,要用抗钠玻璃。因为D线的发光效率约为530lm/W,所以低压钠灯的发光效率可达100~200lm/W,只是其演色性很低,Ra=-44,另外要长时间才能暖起来,所以大部分应用在街道及公路上。
5、 高压汞灯
高压汞(HPMV:High Pressure Mercury Vapor)灯在2~10 atm(1 atm=1.01325×105 Pa)下工作,光谱移到宽的长波长波段(405nm、436nm、546nm及578nm),如图3(a)所示,主要是蓝绿光,所以演色性低,Ra约为16,因为缺少红光,为了使Ra值提高到50,管内涂上一层荧光粉,一般用YV:Eu或Y(P,V,B)O4:Eu经UV光激发后变成红光,如图3(b)所示。高压汞灯的一半功率变成热,所以效率不高,但是温度稳定性极佳,一般寿命约8000~10000h,大部分应用在道路照明及商用建筑的照明。
6、 高压钠灯
高压钠灯主要是D线,如图3(c)所示,可以产生50~1000W功率,发光效率60~120lm/W,寿命可达24000h,演色性较差,Ra约为20~25,不适合用于室内照明。增加压力可以增加演色性,但会减少发光效率。最高演色性Ra可达85,色温2500K,但发光效率只有58lm/W。
7、 金属卤化物灯
金属卤化物(MH:Metal Halide)灯是在高压汞灯中加入了其他金属,这样可以改进发光效率及演色性。金属卤化物的特性与钨丝卤化物相同。金属卤化物分解产生金属原子辐射出光,而当金属扩散至灯管的冷区时,又与卤化物合成金属卤化物。一般压力在10~100Torr(1Torr=1.33322×102 Pa),虽然其压力比汞灯的1~20atm要小,但是其他金属产生一部分而其激发能量(约为4eV)比汞(约为7.8eV)要低,一般使用Na、Sc、Ta、In、Ce及稀土族碘化物,在连续光谱时使用Sn及Sn-Na卤化物、碘化物加硼化物及氯化物。图3(d)示出了金属卤化物加上稀土族(Dy/Ho/Tm)-Na-Tl后所得的光谱。
MH灯与HPMV灯结构相似,功率可以达到200~18000W,发光效率70~110lm/W,色温3000~8000K,Ra为60~95,寿命2000~30000h,可以用于办公室、超级市场、大型店以及工业照明,也可以用在室外照明。目前金属卤化物灯仍处在技术成长阶段,新技术仍在发展中,尤其是投影用金属卤化灯正向高演色性、高发光效率、高色温、小型化、超高亮度及长寿命方向发展,逐渐取代高压汞灯及钨丝卤素灯。
目前HID(High Intensity Discharge)灯包括高压汞灯、高压钠灯及金属卤化物灯,其中以金属卤化灯最具市场潜力及前瞻性。
A.Zukaskus 等人比较了各种照明光源的特性,其结果列在表1中,以供参考。表2比较了白炽灯、日光灯、金属卤化灯与发光二极管等光源的功率转换效率,由表可知白炽灯有极高的红外线损失,金属卤化灯的可见光转换效率最高,而LED虽无红外线的损失,但是有很多功率转变成热。
总之,照明光源已逐渐由白炽灯发展为日光灯,而未来的希望则是白光LED。白炽灯的色温在2500~3000K,而日光灯及白光LED的色温均可达3000~10000K。白炽灯是热发光,日光灯是气体发光,而白光LED是冷发光。白炽灯的寿命只有1000h,日光灯可达10000h,白光LED则可达100000h。白炽灯的反应时间慢,约为100ms,而且耗电、易碎;而日光灯反应较快但是含有汞会产生污染且易碎;白光LED则省电,固体元件特性强,耐震动、反应时间极快,只是价格高,技术尚未成熟。
发表新评论
您还未登录!登录后可以发表回复
文章评论 0人参与